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数学课程改革和教师观念的转变(3)

时间:2014-06-04 14:39 点击:
单独的以成绩来判断学生的好坏,一方面不仅使学生的学习压力过大,使学生将考试成绩看的过于重要,从而压抑了学生的个性成长,使老师们不能发掘出学生其他方面的潜能,失去了学生的可塑性。另一方面,由于考试成绩

  单独的以成绩来判断学生的好坏,一方面不仅使学生的学习压力过大,使学生将考试成绩看的过于重要,从而压抑了学生的个性成长,使老师们不能发掘出学生其他方面的潜能,失去了学生的可塑性。另一方面,由于考试成绩的关系,使得部分学生总是认为自己比别人笨,自己什么都做不好,从而对自己失去信心,失去了继续学习的耐心,变得自暴自弃。因此,这种以成绩为主的评价方式是不全面的。

  一个好的评价方式,应该以鼓励为主,同时配合多元化的评价手段,教师不仅要将注意力集中在学生最终的学习效果上,即考试成绩的多少,同时,相比成绩来说,教师更应该重视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因为这更能反映出一个学生的能力和品行。那么,这就包括了两个方面,一个是形成性评价,另一个则是终结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又可以称为过程评价。它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的评价。是基于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持续观察、记录、反思而做出的发展性评价。一般来说,形成性评价不以区分评价对象的优良程度为目的,不重视对被评价对象进行分数鉴定。它的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的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这种评价方式能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修正和完善自身,具有引导和辅助的作用。课堂是进行教学的主要场所,只有将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通过创设生动的情景来吸引学生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并通过学习时的表现来进行评价,对学生多鼓励,少责难,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学生的学习,真正的将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

  终结性评价又可以称为结果评价。它是在某一相对完整的教育阶段结束后对整个教育目标实现的程度做出的评价。它要以预先设定的教育目标为基准,考查学生发展达成目标的程度。终结性评价通常以考试作为评价的主要手段和形式,通过对考试结果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和对考试的详细点评能充分发挥终结性评价的积极作用。对于较优秀的学生来说,通过考试获得一个较高的成绩,可以增强他们学习的成就感和自豪感以及对学习的满足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相反,对于学习较差的学生而言,通过考试能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知识上掌握不牢的地方,从而改正自身存在的问题,改进学习方法,更好的完成以后的学习任务。

  因此,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不仅能使教师更好的了解学生的个性,掌握学生的性格特点,发挥学生的强项,做到因材施教,更能增强学生学习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他们重新树立起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课程改革关系着国家的教育质量,关系着国家今后的人才培养,因此课程改革的实施任重而道远。作为课程改革中最引人关注的数学课程改革,不仅关系到国家对于数学人才的培养,更是全民数学教育的新的起点。课堂里的数学教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培养数学思维的主要场所和主要途径。数学教师的观念能否转变,将直接成为数学课程改革能否成功实施并获得成效的关键。因此,数学教师一定要紧跟课程改革的潮流,积极地按照数学课程改革的要求去进行数学教学,转变以往旧的数学教学观念,在新课程的指导下,尽早的总结出一套符合数学课程改革要求的数学教学观念,并在此基础上展开数学教学工作,为国家的数学教育事业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赞科夫.和教师的谈话[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1980.

  [2]帅飞飞,李臣之.中学教师对新课改认同感的调查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09,5:(8-14).

  [3]邓永超.论新课程理念下教师智慧人格的重构[D].硕士2005.

  [4]单颖.教师应对新课程初探[J].皖西学院学报,2004(04).

  [5]张华.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价值转型与目标重建[J].语文建设,2002(01).

  [6]勒玉乐.新课程开发中教学问题的探讨[J].山东教育科研,2002(2).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